聖誕節就是要紅配綠,那就請北國來的貴客丹頂鶴來祝大家聖誕快樂吧~
今年11月底,一隻丹頂鶴亞成鳥降落三芝八仙宮。距離上次丹頂鶴來台灣,已經是8年前,再上一次是2004年的丹丹,然後就是80年前,松山車站依然是一片濕地農田時代的事情了。
無論在中國或日本的文化中,都佔有重要地位的丹頂鶴,站起來有150公分高,成鳥頭頂的鮮紅與潔白無暇綴著黑脖子與「尾巴」的身體,是他們最獨特的正字標記。但其實那個「尾巴」,是展開超過兩公尺的翅膀收起來的時候,露在外面的黑色羽毛,真正的尾巴是雪白色的。
夏天在黑龍江、東西伯利亞一帶繁殖的他們,冬天會南下到中國東南沿海與韓國、日本渡冬,只有在北海道有不會遷徙的族群,在釧路還有一個丹頂鶴自然公園,是全世界最好的丹頂鶴觀賞地點,還能朝聖其繁殖季優雅飄逸的「仙鶴之舞」求偶儀式呢!
象徵吉祥、長壽、幸福、忠貞的丹頂鶴,儘管貴為中國一品文官官服繡圖、日航鶴丸標誌的設計原型,但因為棲地破壞與非法獵捕,其數量已不若早年。
遠在亞熱帶的台灣,近年來陸續有丹頂鶴飛抵渡冬,每每造成轟動,成為鳥友間見面必談的盛事。而因為有金山小白鶴的保育經驗,市長放假的新北市政府動保處在第一時間便趕到現場,拉起人鳥之間的封鎖線確保熱情的鳥友不會對這位貴客造成壓力,並且每日派遣志工疏導現場交通、維持秩序並觀察紀錄丹頂鶴的一舉一動,甚至還移送了一名闖越封鎖線的民眾,這樣認真的精神值得嘉許。
這樣公開透明、歡迎大家來保持距離觀賞,由主管單位有效控管並持續監測的人鳥關係,我認為非常值得應用在許多野生動物保育的經營模式上。畢竟再怎麼封鎖消息,消息依然會不脛而走,那倒不如大方開放、有效管理,反而更能有讓一般民眾有機會一親芳澤、推廣環境教育上的貢獻呢!
今年年底,不妨帶著望遠鏡前往三芝八仙宮,在新北市動保處的志工指導下,體驗一場由北國來的飛雪與鮮紅、襯著濃厚台灣味的芒草水田景致所交織而成的感動之旅吧!看著真正的仙鶴在沒有籠子禁錮的水田中悠閒踱步,巨大的白色身影近在眼前;只有在那個能聽見牠踏過積水的跫音,與被風吹拂的羽毛飄呀飄的同時,「啊~原來我們真的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...」的感覺,才會從心底油然而生。